找到相关内容2012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济群法师:唯识的九个重点问题

    济群法师:唯识的九个重点问题  一、菩提心  二、三性三无性  三、八识  四、唯识  五、种子,种性  六、菩萨行  七、瑜伽止观  八、转依  九、因明  唯识理论精深,体系严密,以致许多人...变得简单明了。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的理论,基本统摄了整个唯识的理论体系,甚至可以说,统摄着整个大乘佛法。太虚大师曾撰写《佛法总抉择谈》,以三性统摄大乘三大体系教法。《太虚...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3665358.html
  • 济群法师:唯识九个重点问题

    唯识三十论》·唯识总论     一、菩提心  二、三性三无性  三、八识  四、唯识  五、种子,种性  六、菩萨行  七、瑜伽止观  八、转依  九、因明   唯识理论精深,...现象世界的归纳和分类,更带有智慧的审视。世界虽然复杂,但若通过三性观察,一切将变得简单明了。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的理论,基本统摄了整个唯识的理论体系,甚至可以说,统摄着...

    济群法师

    |唯识|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08230832259.html
  • 瑜伽唯识的起源与发展(五)

      三、四分说  唯识之一大特色者即是在于认识,而作为认识之主体——识是如何认识事物的,诸家解说便有了不同,故形成著名的“四分说”。基师《唯识述记》说:  “安慧立唯一分,难陀立二分,陈那立三分,...从而避免了辗转无穷的过失。  四、种子本有、新熏说  在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中,以习、余习、残习、习气等来说明种子,不过都是就烦恼而说的,其中也说到了“熏习”。瑜伽唯识进入到论书的时代,对习气说又有...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244139.html
  • 瑜伽唯识心意识之探究(二)

      (二)《解深密经》对心的解说  以上所说的心、有分识、穷生死蕴、根本识虽是部派学者所主张,但其理论却为唯识学者所继承,对唯识的本识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方面:一方面是业感的轮回说;...是如何轮回的,意谓有情所作之“业”种子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而“胎分和合”,即依业种子成熟而结生相续。此中“心”是何含义?在部派佛教中解说为“集起义”,这与唯识是一致的,如《深密》说:  “亦...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044132.html
  • 瑜伽唯识的起源与发展(二)

    ,瑜伽唯识系传说是继释尊之后成佛的补处菩萨,(注29)无著在《显扬》造论缘起之“归敬颂”中说:  “……稽首次敬大慈尊,将绍种智法王位。无依世间所归趣,宣说瑜伽师地者。昔我无著从彼闻,今当错综地中要...感三界染法,从而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心识”之作用,这样便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作了统一,也为后来“唯识”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瑜伽师地论》被中国佛教学者称之为“一本十支”中的“...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344142.html
  • 论现代心理唯识的增上缘

    论现代心理唯识的增上缘  台湾中华佛教研究所所长 李志夫  内容提要:唯识与现代心理学、生理的胎生、生理虽大致相同;但由于科技昌明进步,现代心理学、生理在胎生、生理上比较唯识来得更为具体、精微。可以说是唯识的增上缘。  但现代心理学、生理的胎生、生理只是纯属对人之心理、生理所作的观察。而唯识则以佛教之因缘作基础,依业力论说明胎生、生理之新必然。  而且,现代...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761698.html
  • 唯识建立之缘起(下)

    唯识建立之缘起(下)  唐思鹏  二、无著时代唯识的再出现与再建立  唯识虽出自佛陀所说的根本圣典———方广诸经,但真正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印度佛教思想的主流,则是在佛陀灭度后一千年...)出家,受阿罗汉宾头卢的教化,而得小乘空观,但他仍不满足,后向慈氏菩萨请教大乘法义及修习大乘空观,于是见道登地,证入法光。   2、慈氏五论与唯识   据说无著比龙树晚出近400年,大乘中观思想已在...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950421.html
  • 朱子唯识心性论的比较

    朱子唯识心性论的比较  四川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聂飞  内容提要: 自魏晋以来,佛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与民间信仰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其心性论影响尤为巨大。面对这一挑战,儒家自觉以“继绝学”的...大异其趣。由此,在佛学与儒学的相互关系上呈现出了以下特征:思想内容上的大相径庭和思维方式上的异中有同。以下通过具有典型印度哲学特征的唯识与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学进行比较,以表现出以上论点。  关键词:...

    聂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2661685.html
  • 从佛教唯识观点看世间感情

    从佛教唯识观点看世间感情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间,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生存,所以都无法逃避感情的问题。从广义说,感情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中国儒家讲的“五伦”,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人类整个心性综合的表现。在佛法里,从唯识角度来说,一般所讲的心绪、情绪、个性、感情通通列入“心所”。对于不同的种种心理现象、情绪变化等,又归纳分析为五十一个心所,这就是人性的内涵。人生有两种特质,一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1365101.html
  • 唯识——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一、唯识大意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0753817.html